富贵人生-----看电影《活着》有感 2013-07-16 23:08:26
富贵人生-----看电影《活着》有感 2013-07-16 23:08:26
看完富贵,感慨良多,只为富贵,写了以下两首:
少爷头顶一片天,天晴日高人生欢。
一朝天塌惊世变,悔不当初已惘然。
莫学富贵年少时,声色玩鸟赌桌痴。
金山一夜化灰后,空牵皮影血泪始。
以下为转载部分:
《活着》:香港年代电影公司1994年出品
导演:张艺谋
主演:葛优、巩利
1994年戛那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人道主义奖;香港第十四届金像奖“十大华语片”之一;全美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美国电影金球最佳外语片提名;第四十八届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外语片奖。
(1)、关于剧情
1995年《文友》杂志上一篇关于电影《活着》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富贵和春生站在壕坑边上,镜头上移,茫茫的雪地平原上,无数黑点铺天盖地的涌来,脚步声如雷……”自此这部被国内禁映却在国际上风光无限的电影,便如如何一夜爆富一样,年负余年执著的震撼着我。
由于编剧中有余华的参与,电影里基本上90%保持了原著的情节。这在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里的例子极为少见,除了多增加了富贵和春生被国民党抓去做丁的段落外,便是电影结尾处也许是张艺谋故意为之的,富贵家珍与女婿外孙一家其乐融融的温暖。与此相反,原著里老人富贵的最后一个亲人,也吃豆子喝水胀死了。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心理,我异常喜欢这个近乎喜剧般的结局。因此当众多人痛骂《杀破狼》又被电检局切去了港版结尾甄子丹让还剩一口气的洪金宝推下楼砸死了他的妻儿时,我没有投出赞同的一票。甚至有些欣喜《黑社会》中,同样被电检局剪去的,任达华用一块石头面无表情的砸死了梁家辉,再用铁锹拍了他的妻子。
只是不知道张艺谋当年如何去想,这个与原著截然相反,让人哭过痛过,还能有一丝安慰的结局,究竟是他人道主义的体现,还是为了迎合电检局的政策。总之《活着》还是被众所周知的原因禁止公映。
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几乎无一偏差的向我们展示了他对镜头与美工上的把握。战前富贵在赌场、大炼钢时代的布景,张艺谋基本上舍弃了他惯用的色彩手法。整部影片中都呈现出稳定的色彩描写,无论是四十年代还是六十年代,都没有出现象《英雄》里那么主观的强暴意味。
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当富贵的儿子有庆捧着一碗加了辣椒的面条,倒在了欺负他哑巴姐姐的孩子头上,或者是此后富贵喝了儿子有庆给他加了醋和辣椒的茶,追着有庆,旁观一众善意的笑着。足以说明在那个被洗脑了的年代,“革命与反革命”、“阶级斗争”、“破坏”等词之外,淳朴的乡镇还是有着淳朴的民风。这或许也是张艺谋想告诉我们的人道主义,更在春生成为了区长后,倒车压死了富贵的儿子有庆,直到被打成了反革命,来与富贵做最近的交代时,一直不肯原谅他的家珍吐出一句话:“春生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所以你要好好活着。”
于是我从中看到是只有诚意。这是对一个时代的真实再现,那段时光的功过也许要到若干若干若干年以后才能有个公正的评价。这无关紧要,相信你从万二喜同志初次到富贵家拿出的礼物是《毛泽东选集》,和迎娶凤霞时那一句:“毛主席老人家,我把凤霞接走了。”会有会心一笑。
(2)、关于演员
10年前《文友》上的那篇文章让我知道了,冯小刚电影中几乎是雷打不动的主角葛优,居然是影帝。这使我无法与《甲方乙方》的姚远和《天下无贼》中的黎叔划上等号。但看了《活着》以后,我对葛优的态度立刻由喜爱上升到了尊敬的高度。并迅速将法国之外的另一顶帽子美国人的影帝也戴到了葛优的头上。抛开原著小说不提,单看电影,徐富贵这个角色简直就是注定为葛优所创造的。
瘦弱而又高挑的身体,葛优扮演的富贵少爷活灵活现,虽然在龙二赢得了他的宅院后葛大爷不得不服又心有不甘的表现,明显让人看出还是在演的话,那么此后家珍回来,富贵穿着汗衫连连对家珍说:“不赌好不赌好”时,影帝的风范便从此开始显现。
土声土长在北京的葛优唱起皮影戏中的秦腔来一板一眼。张艺谋浓厚的西北情结外,葛优在大跃进时代和儿子有庆的嬉闹,以及文革中身为万二喜岳父的身份,将一个曾经嗜赌成性又经历生死离别,晚期醒悟了“活着”真谛,从而只想平平过完一生的角色,近乎完美的呈现出来。在冯式贺岁片中,秃头一笑便露出两棵整齐不一的门牙,竟成了《活着》里的经典形象。很难说余华张艺谋葛优,究竟是谁成全了谁。
女主角巩利的表现便是中规中矩。相比起“我奶奶”和“秋菊”那两个她塑造的经典形象,《活着》里的家珍,由于角色的限制少有出彩之处,可以说家珍是那个时代最普通常见的女性代表,嫁入到父亲是老混蛋儿子是个小混蛋,已经将家产败坏的差不多的没落户中,家珍追求的只是富贵不再去赌,好好的过日子。于是家珍抱着女儿离开了富贵,反倒在富贵输的一无所有时,又带着女儿儿子回来了。与后面一直不肯原谅撞死她儿子的春生,和对春生想自杀时的那句“好好活着”,交相呼应。坚韧与善良是那个年代普通低层妇女共有的品质。和“我奶奶”“秋菊”有着几分相象,巩利演来也是自然贴切,但终究未能突破前面的“我奶奶”。
有两个配角不得不提。镇长牛犇 和万二喜的姜武。牛犇 在早年间的一些农村题材的电影中时常以这样农村小干部的形象出现,演起镇长来极为传神。令我感兴趣的是扮演万二喜的姜武。作为目前国内最优秀男演员姜文的弟弟,姜武没有被这个身份所掩盖,只是很奇怪姜武所饰演的主要角色似乎都与残疾有关,瘸腿的万二喜到《美丽新世界》到《洗澡》,不过姜武的旗帜也的确很符合这些多少都带有憨厚的角色。“毛主席老人家,我把凤霞她接走了。”看得出来,因工伤瘸腿的完内耳系同志,那极其别扭的走路方式,姜武是下了功夫的。
现在想来在看原著小说时,我更多的是陷入到余华创作手法上所带给我的,那种独特的流畅和节奏感中,以至于忽略了我应该对故事本身产生的感动和感叹。还是老外说的好:“这是个不断讲述死亡的故事,最后却告诉我们生存的永恒。”
同样在看电影《活着》时,我又陷入到一个误区。那就是我再一次可恶的远离了一个普通观众的视角,将注意力停留在了编剧演员色彩配乐甚至是某个场景布局上,而忘记了感动和震撼,整部电影中,让我几乎泪下的只有赵季平那同样具备典型西北风味的配乐,苍凉浑厚以接近某种天籁的音律,使我将体内已经再也容纳不下的麦芽液体,从眼眶中宣泄而出。
说到赵季平你或许不太了解,但《好汉歌》你总能哼上几句,他在影视配乐方面,与一手包办了电视剧《红楼梦》和电影《少林寺》主题曲插曲的王力平可谓泰山北斗。而在《大话西游》中除了那些经典台词外,有一个场景你一定不会忘记,紫霞仙子刚出场时,穿梭在芦苇丛中的那段背景音乐,是的,它的作者便是赵季平。
赏析:
电影《活着》是根据于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通过对富贵这个人物一生的讲述反映了当时整个时代的色彩。其中富贵的女儿因难产去世的一段,印象比较深刻。首先,它不带痕迹甚至有点戏谑的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段扭曲的历史。医生全都进牛棚了,一群红卫兵小护士接生。好不容易找来的医生却因为太饿吃馒头把自己给噎着了,即让观众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心酸,又不经意的捧腹大笑。其次,整个难产抢救的过程中,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震撼。有些旧的医院,旧的中山装,医生的白大褂,整个医院的色彩都是黑白或者灰白,像是久远年代的照片,但是抢救中鲜血的颜色强烈地震撼着观众的视觉,即使没有任何语言描述,整个心都会跟着画面揪起来。这件事使富贵又失去了一位亲人,他的整个一生都不断地在失去身边的亲人,每一次都是都是让人哭不出来的痛,女儿的死让富贵的活着更加悲痛,但也更加坚韧。
评论: 活着
我怜惜的不是家珍,虽然在书里为她唏嘘过,不是福贵,多少有自己造孽的成分,不是有庆,小说里是因抽血而失血过多夭亡,电影中未免过于血腥,砖墙倒塌后的血肉模糊,真实的...我怜惜的是从头至尾,一句话也未曾说过,想说却不能说的凤霞。她不是无声的来到这个世界,虽然电影里不曾表演出来,可明明白白像大多数后天失聪的孩子一样,患得患失于一场疾病--高烧。
或许是因为她的扮演者,从小女孩开始一直到大姑娘,都是讨我喜的样子,坚忍,又羞涩,疼爱弟弟,顺从父母。兴许有人会说,是旧社会三从四德的典范,没有什么稀奇。我可以坚决地否定,否则我是新时代里成长的一代,别说是旧社会就是电影里跨过的五零年代,六零年代,七零年代,都不曾留下我的生命印记。我关注的是凤霞的气质,她无声的内心世界。
年幼见证祖上家业被父亲败光,和妈妈一起经历了女人一生中最耻辱的事情--在夫婿家过不下去而回娘家。父亲的觉醒、改头换面,再次的跟随妈妈从虽不锦衣玉食但也丰衣足食的姥爷家回到破败不堪的父亲的栖息地。这时候的凤霞大概还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憧憬着将来慢慢会变美好的生活。也许是福贵的罪过,却要女儿来承受。父亲千辛万苦摆脱被国民党拉壮丁的命运,百感交集地回到生他养他的小镇,看到懂事地以幼小身躯拖着几乎与之等高的开水瓶,殷切地唤着凤霞的名字:“是爹啊。”我看到的是什么,凤霞醉人心弦,却又让人潸然泪下的微笑。侧着耳朵,再倒回去,听听,还是没有回答,不喜欢说命运弄人之类的话,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现实无时不刻的存在着。美好的少女时代,也被邻家小孩无情的嘲弄的石子而击得粉碎。如果说初尝聋哑之味的时候,还少不更事,无法了解残疾的真正意味,又或者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多大的困扰,那么从她受到邻人欺辱的一刻便懂得了这种滋味,甚至想诉苦又无法开口的苦楚...
弟弟那差点引起阶级纠纷的为凤霞复仇的创世之举,被她看在眼里,爸爸因诚惶诚恐,那个不得不诚惶诚恐的年代对弟弟的迁怒,被她疼在心里,可她就是没法吐出一个字,想为弟弟辩解,这样的一番话终于是从家珍的嘴里说出来的,可她才是真正的当事人...第一个触击我视觉的镜头出现了:屋内家庭的纠纷方休,凤霞默默地端着一个大碟走进来,先一碗面给母亲,第二碗也是最大的一碗给父亲,然后一碗,还没有,先从旁拿了一支小凳,有庆乖乖地坐正,第三碗面就在他的小手里了,凤霞怜爱地摸摸弟弟的头,最后捧起了剩下的一碗面。她是谁?需要这样忍辱负重,在外受着别人的欺凌,在家又须调节不合的气氛,还要暗中付出本应接受爱的心灵。
弟弟的惨死,福贵的撕心裂肺,家珍的号啕大哭,唯独的凤霞没出现在现场,除了掉眼泪,完全没法显露天人相隔的残酷事实,导演大概是这么想着,或许还可以剩下些菲林,还没有数码技术的年代,剪掉了最悲剧人物的出场。
如果只是看过小说,相信很多人一定会说最悲剧的人是福贵才对,命太硬,克死了所有他值得珍爱的至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堪,他人若是一次也就不活了,可福贵,不。老全,有庆,春生,凤霞,家珍,女婿,外孙一个一个走在了他的前面,他却依然活着。
只是电影改变了结局,保留了家珍的在世,馒头的活泼,万二喜的深情,却还是剥夺了一个人生的权利--不得不背负命运的凤霞,不得不为整部戏的悲剧色彩添上浓墨重彩一笔的凤霞。
喷涌而出的血,惊恐但还没有完全失神的眼睛,刚才还安心的对家珍报以放心眼色的凤霞,葬送在画面忙乱的切换中。
结婚庆典上唱不出声的痛苦被知女莫于母的家珍道出,只是一旦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就索然无味了。
电影改编了太多太多,不仅是悲剧的结局,福贵被拉壮丁的经过,有庆的死法,万二喜的残疾部位,还升华了原作的基调,活着,即使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你而去,也不要放弃生的希望。福贵坚守着这个也许他从未认清过得理,也拿它劝慰过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都不曾怕过,却迈不过批斗这道槛儿的春生。
小结:
“活着”是一种被动的态度。主要是讲历史变更中人们如何与社会环境妥协,坚持着活下去。电影从小人物角度述说历史,主要是为了表达动物最本性的东西,那就是生存。世界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有自然法则——优胜劣汰。人也是如此,在动荡的社会里,能够生存下去就是胜利。同时,也表现出人的个体在自然界中的渺小,生命的过程稍纵即逝,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看得越重,活着就越难。
您好,看你的站做的挺不错的,有时间了联系下我们1587894193,想和你商量下广告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