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今日头条张一鸣:推荐引擎没有让信息变窄

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今日在浙江乌镇召开。腾讯科技在现场专访了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张一鸣表示,今日头条的累计安装用户为1.8亿。

专访今日头条张一鸣:推荐引擎没有让信息变窄

  张一鸣在采访中分享了今日头条上线两年多来取得的成绩,目前累计安装用户达到1.8亿,有近2000万名日活跃用户和5000万月活跃用户。

  关于外界对今日头条推荐引擎让人们“信息渠道变窄”的担忧,张一鸣表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人们对推荐引擎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在他看来,推荐引擎其实平衡了三样东西:用户的兴趣、公共话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放化”话题。张一鸣说,所谓放化,是一种共性,是有共性的人之间传递的话。社交是放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张一鸣表示,在采用推荐引擎之后,他们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我们看到多样性提高之后,用户的时长、用户的留存都会有很好的进展”。

  张一鸣还提到,今日头条已经与5000多家媒体达成合作,帮助媒体变现,同时增加内容经营和广告经营。在问及如何帮助传统媒体变现时,张一鸣回答说,今日头条通过网络广告联盟的方式与部分媒体进行了合作,媒体也在广告和服务上做了更多的尝试。

  此前,美联社在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上曾讨论了机器人撰写新闻的可行性。张一鸣表示,现在今日头条也在财经、气象等特定领域尝试机器人写作。不过目前他们主要在做另外两件事,第一,把信息推荐得更好,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第二,把创作和变现平台做得更好,满足合作方媒体平台。

  当问及未来是否会上市时,张一鸣称近日头条短期内不会上市,目前公司主要以产品为主,正在大规模投入,因此也没有取得规模性的利润。

  另外,由于此前融到的资金足够充裕,今日头条目前也没有新一轮融资计划。张一鸣表示,未来会不断增加对产品基础技术的投入。

  以下为张一鸣采访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腾讯会客厅,我们在浙江乌镇为大家做现场的报道,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先生。今日头条是一个以技术为推进的媒体,我们来问张先生几个问题。第一,张先生先为我们介绍一下今日头条最新的运营情况,包括它的活跃用户。

  张一鸣:今日头条从上线两年多以来,目前累计有1.8亿安装用户,近2000万日活跃用户和1800万月活跃用户。

  主持人:现在营收情况怎么样?

  张一鸣:不方便特别详细的发布,但已经达到我们的预期,然后进展也良好。

  主持人:今日头条现在在盈利模式上有没有新的想法和新的发展方向呢?

  张一鸣:我们的盈利模式一直都比较简单清晰。今日头条和其它阅读类产品不一样,它从第一天上线以来,就没有一秒钟放过这个单页广告,也没有做过其它主打用户阅读、或者游戏应用等方式。我们主要为用户推荐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和信息流的广告。我们在尝试不同类型的行业在信息流下的导向,所以从目前来看,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所以营收情况一直都在保持稳定的增长,还是比较良好的。

  主持人:还有今日头条是一个个性化的推荐引擎,为每个读者推荐他最感兴趣的新闻,然后也有人担心,这种个性化的推荐,会不会让受众的信息渠道变得更加狭窄。今日头条在这个问题上有没有新的解读方法?

  张一鸣: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人们对推荐引擎抱有非常高的期待。当我们使用传统新闻客户端时,我们不觉得它让我们的信息渠道变窄,但对于推荐引擎却产生了这样的忧虑。

  其实我觉得新闻客户端反而让我信息变得挺窄的,基本上我以前看的很多都是利比亚、巴基斯坦的新闻。其实不仅是变窄的问题,传统新闻客户端首先不符合用户兴趣,其次也不宽。为什么呢?它总是报道可能是一个主编的想法,喜欢什么东西,所以倾向性和关注领域非常明显。回到推荐引擎,大家对它的期望就会提高很多,当然我觉得这个期望是对的,是好的。

  推荐引擎,如果从过去来看,确实有优先访问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其实它是在平衡三样东西,一个是从历史来推断,挑选用户最感兴趣、最关心的话题;其次,公共话题,即公共关心的内容,这些内容你可能不感兴趣,但别人提到时,你不能说不知道;第三类,其实是我们在重点发展的个性化内容。

  人和人之间是存在放化的,社交性是放化的一种。所谓放化,指的是有共性的人之间传递的话。进一步解释,我们有共同朋友,有共同的地理位置,共同的职业背景,共同的就业公司,它们也是一种共性。

  社交是放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也是我们现在重点在做的内容。目前我们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看到多样性提高之后,用户时长、留存都有了不错的进步。对于不了解技术的人,他会说个性化只是根据用户的行为推荐内容,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首先根据用户的行为推荐内容其实是会偏窄的;第二,数据量也不够。其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大家为大家推荐。所以好的推荐系统,用的人越多越好用,用得越久越好用,它会帮助你做信息拓展。

  主持人:就是推荐算法会越来越聪明。

  张一鸣:对,因为系统知道可能一个喜欢家居的人,后来可能会喜欢旅游,那么喜欢看备孕的人,可能以后会继续看育儿,它会统计到不同人群的兴趣变迁。跟你信息相似的人,或者跟你有社交关系的人,或者跟你有共同职业背景的人,兴趣的变迁途径、路径,也是衡量你的路径,有助于信息探索。所以我们内部有一个研究方向,专门做兴趣探索。

  主持人:现在对用户的分析需要一些数据基础,这个数据从哪儿来呢?

  张一鸣:数据主要是用户自己的行为数据。

  主持人:通过他们在今日头条上的行为?

  张一鸣:对,只在这个平台上,数据已经很丰富了。另外,我们跟各种社交网站也有很多合作。如果用户用微博帐号登录,系统也会进行信息的探。除此之外,我们跟其它产品也会再做一些合作。但目前数据积累还是以内部为主。

  主持人:你刚才说以后还会以用户地理位置进行一些个性推荐,上次参加腾讯网媒峰会时,一位国外朋友说,以后基于地理位置会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方向。你怎么看?

  张一鸣:对,场景。地理位置只是一种场景,其实地理位置是场景,天气、时间也是场景。场景不同,想看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你现在打开今日头条,在这个地点刷新的话,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内容应该会更多一些。场景是重要的推荐特征。

  这个场景甚至包括你是用3G、4G,还是2G上网。

  主持人:会清晰到设备吗?

  张一鸣:会。比如说你处在大屏、高带宽的场景下,你更愿意看到大图的内容,多图的内容。

  主持人:现在今日头条已经做到精细化的推荐吗?

  张一鸣:是的,如果你在2G网络下,给你推荐大图、多图的内容,你可能就会很生气,因为它很费带宽。人、信息、场景等各种纬度,层次的组合,将来能够帮助用户发现信息,还能有很大的提升。

  主持人:今日头条这种以技术为核心的媒体产品,在诞生的时候,曾和一些跟传统媒体有过争论。您现在在和传统媒体合作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有什么方法,让两种类型的媒体实现共赢呢?

  张一鸣: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是移动端合作媒体最多的产品了,我们跟5000多家媒体机构达成合作。我们不直接生产内容,但我觉得我们要更好的跟生产内容的媒体做好沟通合作,包括流量的分发和变现的支持。今年我们加快了对变现支持的工作,也加多了流量分发的工作,让媒体在平台上对用户有拥有感。我们让用户成为媒体的粉丝,增加了经营功能,增加了广告经营的权限,这些都大大改善了我们和媒体的关系。现在在移动端,我们是合作最广泛的产品了。

  主持人:你刚才说帮助传统媒体变现,它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呢?

  张一鸣:网络广告联盟的方式,我们也和一些媒体合作,他们在做更多的尝试,比如通过广告、服务。现在我们更多做这方面的合作。

  主持人:有没有具体的案例可以介绍一下?

  张一鸣:这些尝试可能不算非常典型的,比如说有些金融媒体,他们除了报道金融知识,还可以推介产品。比如目前平台上有个时尚媒体帐号,它在撰写时尚内容的同时,还在推荐时尚品牌产品,效果也挺好的。我觉得这些都算不错的尝试。

  主持人:那现在今日头条还是以作为推荐的引擎,未来现在在国内,像美国美联社也在尝试用机器人写作,在今日头条积累了很多用户兴趣的基础上,未来会不会考虑通过数据的分析进行机器化的信息生产?

  张一鸣:对,机器人写作,我们是觉得在特定领域是可以的,在财经、股票,在气象,这些是可以的。但是非常有创意性的内容创作是不行的,我觉得最有观点的,最有闪耀思想的内容还必须是人创作的。机器生产内容,更多的是把一个原始的信息转化成既有一篇可读性的内容,它更多是格式的转换。它并不能够有更复杂观点的提炼,或者更复杂实时的组织。因为机器还做不到这一点,那我觉得那部分更多的是一些特定领域,格式化信息,把它变成可读性好的信息。

  主持人:那在这些特定领域上,其实今日头条相对其它媒体是有一个数据积累的优势,未来会不会有这方面的尝试?

  张一鸣:我们现在会做这个尝试,其实我们在气象上就做一些尝试,我们会做一些尝试,但我们觉得这还不是目前最高的,目前最高的还是两件事情。第一,把信息推荐得更好,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另外,把创作和变现平台做得更好,满足合作方媒体平台。我们现在叫“头条号”,把头条号的平台创作跟变现支持得更好,让创作内容的人创作更多更好的内容,我觉得就是这两方面。

  主持人:然后今日头条现在用户增长速度也很快,营收情况也在稳步的增长,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今日头条会不会独立上市?或者说有没有一个上市的计划表?

  张一鸣:对,因为我们就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所以不存在独立上市,上市就是上市,没有说独立上市。然后我们觉得上市是从一个私人公司变公众公司的途径,这肯定是未来某一个时间内要考虑的事情。但是我们在这个事情上不是特别急迫,我们觉得如何有利于把事情做好,把产品做好,如何有利于服务广大用户,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我们觉得如果时机合适了,并且这也会占用很多精力。如果时机合适了,并且我们精力允许,我们会考虑这个事情,但不是特别急迫,所以在短期应该是不会的。

  主持人:短期是指三到五年吗?

  张一鸣:那不会,这个短期应该更短一些,短期应该不会,那更长时间的话,我觉得根据公司状况。

  主持人:其实我有一个自己比较好奇的问题,今日头条现在有多少名员工,其中程序员做这种搜索引擎优化的有多少,占其中多少比例?

  张一鸣:就推荐引擎优化,我们大概有50%的员工是直接跟产品技术,直接为产品技术服务的,然后剩下的是其它职能单位。员工是一直快速的增长,然后有几百个人目前,三百多个人,还在快速的增长。然后我们在产品基础技术的投入上,还会不断的增大。

  主持人:现在2014年马上就要过去了,今日头条在2015年有什么大概的发展方向,或者远景呢?

  张一鸣:今日头条的远景其实一直都没变,用通俗的话说,我们希望帮助越来越多的用户消除“早知道就好了”的感慨。用最完整的表述,那就是,我们希望帮助用户更有效的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无论是内容合作、鼓励平台上的人创造内容、还有支持更多特征的推荐,都是为了让用户发现更多信息,让信息更早地抵达用户,消除“早知道就好了”的感慨。我觉得从创立到现在,这个一直都简单且清晰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今日头条在未来还是继续以做好这个产品为中心。

  张一鸣:对,其它的事情,无论上市还是其它的商业变现,我都觉得是其次的。

  主持人:现在今日头条实现盈利了吗?

  张一鸣:我们还在大规模的投入,因为投入在持续增加,所以还没有规模性的利润。

  主持人:您前不久也融了一大笔钱,现在有没有新一轮的融资计划?

  张一鸣:暂时没有。资金还很充足。

  主持人:好的,谢谢张总。今天对张总的访问就到这里,也感谢读者朋友的陪伴。

  张一鸣:谢谢。

  本文转自:http://www.admin5.com/article/20141120/572530.shtml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